新冠疫情從2020年延燒至2021年,更在7月開始失控,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記錄達到2萬5千宗,迫使政府再一次落實全面封鎖,除了醫療系統面臨崩潰,經濟嚴重受創,也讓苦苦掙扎求存的百姓再次面臨衝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二台午餐會是大愛電視台與海外慈濟分會做連線報導的新聞節目,參與的分會包括馬來西亞分會、雪隆分會、新加坡分會、泰國分會和印尼分會。從2019年開始至今將近3年的時間,各分會的志工和影視團隊都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挑戰,也在各個單位的協助下完成每一次的連線播報。如今,節目即將落幕,幕後功臣萬般不捨,但也期許未來能以更優質的節目內容,與觀眾相會。
新冠疫情來襲,馬新兩國限制邊境出入,阻斷了每天來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地人民的正常往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疫情期間,許多大馬遊子受困新加坡,無法像平常一樣隨意入境回鄉,受困在新加坡的志工,因此把握因緣,在當地耕耘福田,分秒不空過。
病毒學專家「徐慧儀」博士就勸請民眾別鬆懈,依然必須戴上口罩、勤洗手,才能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病毒感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馬來西亞目前有4萬7千名新冠確診病患,被迫在居家隔離,為了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,檳城縣衛生局為此委託慈濟志工,協助政府關懷居家隔離的密切接觸者。
蔬菜是我們每日的必需品,特別是素食者除了蔬菜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,他們如何應對蔬菜漲價的浪潮呢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檳城雙溪尼蒙慈濟環保教育站除了有回收區,還有書籍領養中心和魚菜共生,可說是非常多元化的環保站。
大愛媽媽是在慈濟教育志業的志工,她們有些是全職家庭主婦,有些還得兼顧家業和事業,但她們本著奉獻的心,在校園傳達善的理念,端正孩子的品格教育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緬甸難民孩子賽賽,患有先天性腎衰竭,無法享有醫療福利,慈濟和難民署合作,醫療補助和關懷,讓賽賽安心治療,洗腎一年後,賽賽安詳往生。
自去年爆發疫情以來,馬來西亞共有將近15萬家企業倒閉,截至9月份的失業人數,更多達72萬9600人。疫情衝擊,失業率飆升,但有一個行業卻在這個期間逆流而上。根據馬來西亞電召外送服務協會的數據顯示,去年3月18日第一次落實行管令後,送餐騎士的人數增長了50%至80%。
素食風氣日益盛行,你也全家茹素了嗎?小孩茹素的方法正確嗎?茹素的孩子會影響發育嗎?
在家也能看醫生,你敢試嗎?
慈濟的線上醫療諮詢,讓患者在家不出門,也也能見專科醫生,諮詢專業醫生。
今年的屠妖節正是我國長時間行管令解封後的第一個節慶,大家自由活動、普天同慶,同時也都做好防疫措施,佩戴口罩,保持人身距離,勤洗手。
每年的10月24日至31日是全球媒體與信息素養週 。我們的大腦依靠信息實現高效工作。我們所接觸到的信息的質量,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感知和態度。而如今我們絕大部分所得到的信息,都是來自互聯網,因此如何做到明智地獲取、使用和貢獻內容,是每個網絡使用者的必備技能。
疫情嚴峻期間行動管制,管制不了慈濟志工參與品書會的決心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還正在用著按鍵式手機阿伯,是要怎樣上線參與線上品書會呢?
慈濟為檳城打槍埔小學舉辦線上補習班,讓低收入家庭孩子,增加課外學習機會,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十位志工老師,也參與這項計畫。
近年來世界性的災難,越來越頻繁,我們個人小小的力量,能做些什麼呢?一起來聽聽腦部神經專科醫生,姚玉美來講解「善念共振」的力量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術後躺在床上修養的那段時間,慈濟志工莊愛薇還能把握機會做好事呢!
雖然馬來西亞疫情有逐漸好轉,各經濟領域和活動都逐步開放。然而疫情反反复复,所以防控依然不可以鬆懈,因為馬來西亞目前有超過80%的確診病患居家隔離。政府也通過今年1月份成立的新冠肺炎評估中心,遠程監護及評估居家隔離病患的進展。
馬來西亞新增病例有持續下降的趨勢,這一切除了要歸功於快速的疫苗接種速度,還有民眾自發成立的義務消毒隊。為了防止病毒潛伏著在社區,他們免費為社區進行消毒,還社區一個安全的居住空間,也把居民的心安定下來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檳城直落巴巷是檳城其中一個旅遊區,雖然政府近期已經放寬了限制,但在將近兩年的行動管制令下,當地的經濟已經大受影響。當地的村民在縣長的帶動下,以“自己的村莊自己照顧”的理念,自發設立一個食物銀行,為直落巴巷有需要的人提供及時的援助。
今天9月17日,也是「世界患者安全日 」。這個節日是世衛組織所有194個會員國,在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所設立的。世界患者安全日設立的目標,是希望通過提高公眾對患者安全的意識,增加公眾對醫療安全 的參與度,促進全球行動防治和減少可避免的醫療傷害 。今天主播杜詠耀,為我們報導和說明,當地前線醫護如何在面對嚴峻疫情同時,也全力以赴確保患者的安全。
新冠肺炎持續延燒,許多富裕國家已經開始施打第三劑疫苗加強劑。
然而,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暫緩注射加強劑,因為還有許多國家還未獲得疫苗。
病毒學家徐慧儀博士也認為,若窮困國家無法獲得疫苗的保護,將導致病毒持續變異,以目前的疫苗效力來看,就算施打加強劑,未來仍不足以應對新的變種病毒株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SARS、MERS、H1N1等等,都是因為我們的一時口欲,讓隱藏在動物身上的病毒有機會侵襲人類,進而釀成大禍。其實,萬物皆有靈,地球上的所有生命,都是共同體,如果我們願意改變固有的飲食習慣,是不是有機會預防下一波災疫?
馬來西亞每日新增2萬個確診病例,病毒篩檢陽性率卻高達10%以上,超過世衛所制定的標準(少於5%),顯示出馬來西亞沒有進行足夠的檢測,實際確診病例很有可能比衛生部所匯報的更高。篩檢能夠將隱藏的確診者找出並及時隔離,才能阻斷病毒擴散,是控制疫情重要的關鍵因素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慈濟檳城洗腎中心快篩檢測站,為腎友、會員大德、志工、職工和家屬,提供免費新冠肺炎快篩服務,一旦檢測出確診,值班護士都會打電話進行關懷,跟進確診者的健康狀態,並提供衛生教育。
一直以來馬來西亞都是受天公保佑,沒有大災難的國土,但近年來頻頻發生洪水氾濫,到底怎麼了,我們能怎麼辦呢?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美麗的沙灘變成“垃圾場”的景色你看過嗎?這些垃圾到底從哪裡來的呢?要怎樣解決這問題呢?
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一年半,國際間已經出現11種變種病毒株,目前的防疫措施還能夠有效保護我們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疫情期間志工依然行善如常,他們不是不擔心自己受感染,而是因為感受到社會的需要,在他們心裡的那一份慈悲心超越他們的擔心,讓他們就算到高風險的地區如醫院,也一樣帶著堅定的心去付出。
雖然行管令適度的鬆綁,大家都有做好防疫,沒事不出門,也盡可能不堂食,大家好樣的!一起繼續抗疫加油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慈濟志工雖然必須到家關懷個案,也都有做足防疫措施。證嚴上人常說,對的事,做就對了!
Delta病毒全球流竄,大馬疫情難降溫。醫療瀕臨崩潰,慈濟志工火速籌募醫療設備;醫護工作分秒謹慎,身心靈壓力倍增,志工暖心關懷。
行管令無限期延長也難以抵擋新冠確診病例攀升,但在黑暗的角落,總會有道曙光帶給人間一線溫暖。
為了對抗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,加快疫苗的接種速度,是馬來西亞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務。
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一年多來,對人們的心理健康 產生深遠的影響。除了要適應各種新常態,生活工作大受影響 ,當確診人數越多,社會大眾的心靈也越來越不安,同時衍生了家暴、自殺等等社會問題。從個人到團體,能如何發揮安定心靈 的力量。
新冠疫情爆發以來,經濟領域受重挫,社會民生受影響,骨牌式效應連帶社福團體,也因為民間捐款下降面對種種考驗。來看看馬來西亞社會公益慈善組織,在疫情時刻的重要性及面對的危機。
馬來西亞感染新冠病毒 的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與去年相比,已經暴增了十倍,許多家長都擔心讓孩子上學是否安全。但政府實施了行管令 ,孩子居家上網課,父母居家辦公,彼此24小時相處在一起。父母又該如何安排彼此的互動和作息?
FMCO全面封鎖,有多少人生計受影響?受困之際,誰來協助擺渡生命低潮?
今天4月23日,是世界閱讀日;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,馬來西亞人的識字率達93.12%,但平均每人一年僅閱讀兩本書。一起來關注接下來報導。
今年的清明節,帶大家了解掃墓背後的意義,以及華人在清明節期間燒紙錢的文化會給人們及環境帶來的傷害。
馬來西亞的公共醫療系統滿足了我們從身體到心理的醫療需求,也確保老百姓無需為醫療費用而感到擔憂。然而,面對大馬人口的迅速增加,醫院時常都面臨漫長的等待時間和無法提供足夠的病床,最後也只好讓部分病患回家療養。沒辦法,這些病患只好自己掏腰包,購買病床或是輪椅,在家裡養傷。而這些醫療器材對許多低收入家庭來說,更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為此,慈濟志工成立了二手醫療器材平台,把修好的醫療器材,轉送給需要它的人。
馬來西亞檳城新冠疫苗的接種計劃於是在上個月的24日開跑,截至昨天早上8點,全國已經有超過5百萬名大馬人註冊排隊接種疫苗。根據最新的數據,已經有20萬人成功接種新冠疫苗,而檳城這裡也有接近1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的疫苗。
正月十五元宵,這一天將迎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個慶祝的節日。過完元宵,萬象更新,大家收拾心情,迎接一年的勞動。所以這一天儀式感非常重要。來看看馬來西亞人是如何歡慶元宵節的?
正月初一,檳城主播帶領觀眾一起體驗馬來西亞華人在疫情下慶祝新年的氣氛,同時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年餅——糕加必(Kuih Kapit)的製作過程!
斷捨離的理念,就是鼓勵你我斬斷早已變質的欲望,捨棄一切多餘的物質,最後,脫離所有的執念。在生活中落實斷捨離,不僅可以延續物命,更能減少資源的浪費,給未來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;實踐的過程中,身心靈也會越來越輕鬆。
馬來西亞因為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,政府在昨天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;相信對於一直寄望復甦的旅遊業者和藝術表演工作者來說,是遙遙無期的。今天二台午餐會,我們一起來看看旅遊和藝術表演工作者,如何在疫情下艱難求生的故事。